媒体关注
【检察日报】多方查证,锁定销售假冒设备数额
时间:2025-01-24 来源:检察日报  作者:范跃红 周亦男  点击数:
  • 字体:[ ]

  • 多方查证,锁定销售假冒设备数额



    曹莉芳

   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检察院检察长


   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针对近年来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频发的情况,我院建立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团队,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,在人员调配、案件办理、制度落实、案件管理等方面实现集中统一运行。2024年,我院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,全面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。前不久,由我带领知识产权办案组办理的张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判决生效,被害企业合法权益得到维护,企业发展信心显著增强,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对助力企业健康发展、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。



    “内鬼”贴牌假冒注册商标



    2024年3月8日,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移送我院审查起诉。被害公司是浙江省一家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。犯罪嫌疑人张某系该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,任职期间与他人共同成立另一家公司从事机动车检测设备的生产、销售。


    2019年,客户李某联系张某想购买其任职公司的设备。因为资金紧张,李某询问张某货款能否延期支付。张某明知公司明确规定货款必须一次性付清,不接受延期或分期付款,却同意了李某的请求,还让李某将货款打到自己名下公司的账户上。李某不疑有他,在约定时间内把货款打入张某指定账户。


    2021年,因购入的检测设备出现故障,李某联系张某任职公司的售后部门,要求派员维修。对方核实产品的铭牌信息、编号后,明确告知李某,其购入的两台设备并非该公司生产,而是假冒产品。李某立即质问张某,张某只得承认他给自己名下公司生产的设备贴上其任职公司的铭牌,以此冒充该公司产品。担心事情暴露,张某给李某寄去自己公司的产品铭牌,请求李某将原本的铭牌拆下换上,李某未予理会。


    经查,李某并非唯一被骗客户。2019年至2020年间,张某利用自己销售经理的身份,在未经任职公司许可的情况下,将自己名下公司生产的12台汽车检测设备贴上前者的注册商标铭牌销售给客户,销售金额共54.06万元,违法获利5.4万余元。2023年7月7日,被害公司工作人员向公安机关报案。2024年3月,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并移送审查起诉。



    亲历性审查完善证据链条



    讯问张某的过程一波三折。一开始,张某并未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,仅承认销售了3台假冒设备,这为案件办理增加了难度。张某前后究竟卖出多少假冒设备?其销售假冒产品的总金额是多少?这些事实认定成为突破该案的关键。


    我带领知识产权办案组对被假冒设备的特征情况进行实地调查,逐一查验产品外观、出厂编号、商标标识、售后维修申报记录等,并重点调查设备铭牌被假冒情况。考虑到设备出厂都要经过专业机构检测鉴定,我们通过对比碰撞检测鉴定的设备编号、售后维修的设备编号以及被害公司的原始出厂设备编号,最终锁定假冒设备的范围。随后,我们又针对性调查张某的通话记录、转账记录,结合设备使用者的证词、设备出场记录等,串联起了完整的证据链条。


    2024年4月24日,我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张某依法提起公诉。同年9月9日,莲都区法院经过开庭审理,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,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5.4万元,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。张某表示服判,目前该判决已生效。


    办理该案过程中,我院积极实践维权援助机制,引导和支持权利人通过民事诉讼维权,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,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实行诉讼权利同步告知、实体权利一体保护,得到被害企业的好评。



    做好办案的“后半篇文章”



    案件办结后,我们积极做好办案的“后半篇文章”。被害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的龙头企业,质量不佳的假冒商标产品不仅冲击、侵占了该公司原本的市场份额,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该公司的产品口碑和企业形象,动摇了该公司在本地发展的信心。


    为此,我带队走访被害公司,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座谈,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生产状况和在知识产权保护、企业管理等方面面临的考验和难题,帮助企业查缺补漏、建章立制、加强管理。在深入分析该案成因的基础上,我院针对被害公司在人员管理、内控制度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风险隐患,结合企业内部人员同类犯罪的发案特点,为被害公司定制法治课程。我们还制定完善常态化“检察+”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,积极打造“企航”护企品牌;依托检企联心工作站、行业协会等开展入企法治宣讲,帮助企业管理人员铸牢法治意识、廉洁意识、底线意识;主动对接企业法治需求,通过走访调研、政策解读、座谈交流等,为企业提供优质检察服务。


    检察机关高质效办理侵犯企业知识产权案件、细化实化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,让包括被害公司在内的辖区企业感受到检察履职的温度和力度,增强了发展信心。“通过这起案件,我看到了你们的努力,相信莲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。”近日,我带队回访被害公司,该公司负责人对我说。

   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675

    浙ICP备20023215号-1 版权所有: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
    技术支持: 百图软件 最佳浏览效果:浏览像素1280*768px以上 建议IE8.0以上